“好心民警”力推“理财大师”? 包赚不赔的背后是连环陷阱
近日,83岁的张老伯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药监局的工作人员,自称接到上级命令,系统预警到张老伯曾在北京某医院买了300颗安眠药,可能涉嫌违法犯罪。张老伯听得一头雾水,他否认后,对方称会将电话转接至“北京市公安局”。 在一阵忙音过后,一名自称是“北京市公安局的民警”接听了电话。在电话中,“民警”称张老伯的身份可能被他人冒用,要求张老伯添加警方微信,配合进一步调查。 张老伯听到对方在电话里言之凿凿,一时间心慌意乱、手足无措。为了洗脱自己的“嫌疑”,张老伯开始配合对方进入“远程办案流程”。在“民警”的指导下,张老伯点击对方发来的链接,并按要求输入自己的个人信息进行验证。 信息输入完毕后,“民警”告诉张老伯,他确实没有违法犯罪行为,自己会将相关信息上报,尽快还张老伯一个清白,还让张老伯与他保持联系。 听到“民警”的回复,张老伯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他在感谢“民警”帮助的同时,也放下心里的戒备。 后来,张老伯有时会与这名“民警”聊天。有一次,“民警”聊起自己有朋友在投资理财领域非常厉害,在这方面很有信誉,还强烈建议张老伯投资理财。 张老伯见“民警”之前尽心尽力帮自己洗清嫌疑,此时还热心给自己推荐“理财大师”,便一口答应投资他的朋友。 之后,张老伯通过“民警”添加了“理财大师”的联系方式。“理财大师”在微信中热情地向张老伯推荐了一款理财产品,并详细地教张老伯下载了某远程操控软件,再由他远程进行后续操作。就这样,在对方的操作下,张老伯的存款被一笔笔被转走。 正在对方继续操作转账时,七都派出所民警敲响了张老伯家的大门,及时关闭程序,避免张老伯遭受更大损失。 为更好地开展劝阻工作,民警将张老伯接回派出所,为其解析诈骗分子的诈骗手段。直到此时,张老伯才意识到自己已深陷骗局,他之前遇到的是个假民警,对方与那个自称是药监局的工作人员是同一伙骗子。 “我看过反诈宣传,知道有些电话是冒充警察打来诈骗的,可是联系我的这个假警察也没有让我转钱啊。我还想着这‘警察’真好,还介绍我投资,这些骗子真是防不胜防,谢谢你们让我及时悔悟。”张老伯说。 反诈民警介绍,这个骗局可谓是公检法类诈骗的“升级版”,对方没有第一时间诱骗市民将资金转移至“安全账户”,而是通过后续聊天麻痹市民再介绍“理财大师”,这种方式迷惑性更强。 反诈民警说,希望广大市民牢记,如遇自称“公检法”人员主动联系,不要轻易相信,遇到拿不准的情况应及时报警或就近到辖区派出所求助。“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不会通过电话或网络办案,不会用微信、QQ等形式发送法律文书,更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此外,市民切勿点击陌生人提供的网址链接,更不要按照陌生人指示随意下载远程控制软件或打开手机屏幕共享功能。 |
热点推荐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