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

入账到账打个“时间差”骗子骗走27万元 警方发出预警

2024-07-05 11:51:50 来源:厦门日报

  前一天已经到账的几十万元港币,怎么第二天就“消失”了?近日,市民老林等三人遇到换汇新骗局,骗子利用香港地区银行支票汇款,从入账到到账有“时间差”的特点进行诈骗。据悉,该案正在进一步侦办中。厦门警方昨通过这起案件提醒市民,私下换汇有风险。

  老林有一个朋友是房产中介,6月23日,两人泡茶时,老林得知,中介朋友有个香港客户最近想在厦门买房,需用港币兑换一些人民币做首付款。老林马上就想到另一个朋友梁先生。梁先生常年在香港做生意,经常有人民币兑换港币的需求。老林马上给梁先生打电话:“要不我给你们牵个线吧?”得到肯定答复后,老林作为梁先生的“代表”,开始了私下换汇的沟通。

  最终双方以低于市面行情的汇率敲定下来。6月24日,“香港客户”发来一张转账30万元港币成功的截图,梁先生确认后,按约定好的汇率折算转给老林人民币27万元。老林分多次将27万元转到了“香港客户”指定的账号。

  然而,6月25日,梁先生一起床就发现不对劲:“昨天收到的转账被撤回了!”他赶紧找到之前的房产中介,中介也很困惑:“那位香港客户刚刚解除了购房委托,联系不上了。”两人还不死心,又设法与支票汇款的转入行客服取得联系,客服表示:“这是一笔支票交易,会在下一个工作日3点后显示是否交收,即有机会支票被退票,导致交收不成功。”至此,两人确认:被骗了!

  厦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中心民警表示,这是一起换汇新骗局,案件中的老林、梁先生和房产中介都是受害者,其中房产中介被“香港客户”骗了,为了尽快签订购房合同“物色”换汇对象;老林为了换汇找到了自己的好友梁先生;而梁先生损失的则是真金白银。在外地的此类案件中,骗子也是冒充“香港客户”主动联系房产中介人员,先谎称购买房产,后以“帮忙将港币兑换为人民币”为由进一步实施诈骗。

  经了解,香港地区的银行资金入账不等于到账,有别于国内实时到账机制,从入账到到账之间存在一个核账期,通常为24小时。故在此期间,资金实际上为“挂账”状态,非实际到账的可使用金额。根据香港支票营运操作特点,从资金入账到到账的核账时间,付款人有权随时撤销转账,因此受害人收到钱款入账短信并不意味着钱款可以立即使用。诈骗分子正是利用此机制,使用香港地区银行支票转出港币,在收到受害人的人民币后再撤回转账,从而实现诈骗钱款的目的。

  分析

  此类新骗局中有以下特点:

  选定目标。诈骗分子的目标为在网上发布卖房信息的中介人员。

  引流渠道。诈骗分子通过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及贝壳找房、安居客等App获取房产中介人员联系方式,并主动添加微信。

  诈骗借口。诈骗分子与房产中介人员交涉时谎称账户内只有港币,需要先行兑换成人民币,并允诺其高额佣金和手续费或者低于市场汇率,诱使中介人员为其寻找有兑换港币需求的人群。

  厦门警方提醒广大市民群众,私人换汇是违法行为。市民群众换汇务必遵守我国外汇管理制度,通过正规途径到官方指定兑换机构换汇。绕开金融机构的私下换汇都是违法行为,也给了骗子可乘之机。

免责声明:本站资讯来源于网络及第三方会员发布,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有关任何重要信息都要严格注意核对,谨慎防止金融诈骗,投资骗局,理财陷阱。本站提供的资讯,及用户发布的内容仅供信息传递及资讯分享之目的,并不能理解为我们认可,支持,验证该信息,资讯,观点。有关资金来往,贵金属交易,外汇保证金交易,差价合约交易以及其他金融类交易投资都要严格核实。我们建议您在进行相关重要步骤前,请咨询专业的投资顾问或者金融法律人士。任何浏览用户据此操作视作本人自行决定并自己承担此决定所产生的所有风险。

热点推荐

热门排行

本网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将投诉发送到邮箱hyxs2020@qq.com我们会及时处理!

版权所有:金元宝财富网 备案信息:京ICP备130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