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

北京法院集中宣判一批养老诈骗犯罪案件 最高被判处无期徒刑

2022-08-04 17:05:21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天(8月4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组织北京市一中院、二中院、三中院及东城、西城、朝阳、丰台、房山八家法院集中对15件涉养老诈骗案件进行公开宣判,依法严惩一批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犯罪分子。

  本次集中宣判的15件涉养老诈骗案件,涉及被告人100名,其中法院认定犯诈骗罪的66人,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33人,犯集资诈骗罪的1人,上述被告人被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至无期徒刑不等的刑罚,其中1人被判处无期徒刑,7人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56人被判处三到十年有期徒刑,其余被告人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为被害人挽回经济损失1100余万元,查封、冻结的部分房产、金融理财产品等将在执行阶段变价后一并发还被害人。

  通过对北京法院今日宣判以及已审结的养老诈骗案件进行梳理、分析,发现北京市涉养老诈骗案件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打着国家政策旗号,以旅游考察、预售养老床位、介绍对象等名义,以提供“养老服务”为名,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犯罪。二是以投资“养老项目”为名,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犯罪。三是以销售“养老产品”为名,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犯罪。四是假借“以房养老”,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犯罪。此类犯罪是不法分子打着国家政策的旗号,利用老年人金融防范意识较差的特点,恶意设套,以“房本在家无用”“不耽误自住或出租”等话术,诱骗老年人签订房地产抵押担保的借贷合同或相关协议,将抵押房屋获得的资金购买其推介的所谓理财产品,后借助诉讼、仲裁、公证等手段,非法占有老年人房屋,导致老年人“钱房两失”。今天北京二中院宣判的广某某集资诈骗案,最后广某某因其犯罪行为,被法院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此外还有代办“养老保险”、开展“养老帮扶”等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犯罪。

  据了解,截至2022年7月31日,北京全市法院共接收12337举报平台涉养老诈骗线索1144条,均严格落实“首办负责制”,按照规定记录、核查、反馈,已全部联系举报人,联系率100%。

  (总台央视记者 冀成海 黄一宸)

免责声明:本站资讯来源于网络及第三方会员发布,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有关任何重要信息都要严格注意核对,谨慎防止金融诈骗,投资骗局,理财陷阱。本站提供的资讯,及用户发布的内容仅供信息传递及资讯分享之目的,并不能理解为我们认可,支持,验证该信息,资讯,观点。有关资金来往,贵金属交易,外汇保证金交易,差价合约交易以及其他金融类交易投资都要严格核实。我们建议您在进行相关重要步骤前,请咨询专业的投资顾问或者金融法律人士。任何浏览用户据此操作视作本人自行决定并自己承担此决定所产生的所有风险。

热点推荐

热门排行

本网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将投诉发送到邮箱hyxs2020@qq.com我们会及时处理!

版权所有:金元宝财富网 备案信息:京ICP备13000000号